一、自然灾害应急工作原则
1.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 预防为主,防练结合:高度重视日常预防、预警和演练,做好物资储备,防患于未然。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4.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措施科学,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二、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克玉 熊海平
副组长:徐永生
成 员:总务处、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各年级组长、校医、保安队长等。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 全面领导学校自然灾害应急工作,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2. 接收上级预警信息,发布学校预警和应急指令。
3. 指挥、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4. 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报告灾情及救援情况。
5. 决定灾后复课、校园重建等重大事宜。
(三)各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1. 疏散引导组
组长:政教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职责:负责组织学生和教职工按照预定路线和顺序,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集结地;稳定学生情绪。
2. 抢险救护组
组长:总务主任
成员:后勤人员、身体强壮的男教师、校医
职责:负责初期火灾扑救、重要设施抢修、排除校内积水等;校医负责对受伤师生进行紧急止血、包扎等初步救护,并联系120转移重伤员。
3. 安全警戒与后勤保障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保安队长
成员:保安、后勤职员
职责:负责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维护校园秩序;负责应急物资的保管与分发(如手电、喇叭、食品、水、毛毯等)。
4. 信息联络与宣传组
组长:校办室主任
成员:校办室成员
职责:负责保持通讯畅通,接收、传达指令;收集、汇总灾情信息并向上级报告;通过校园广播等发布预警和指令;负责对外信息发布和舆情管理。
三、预防与预警
(一)日常预防(灾前)
1. 风险排查:安教办定期对校舍、围墙、悬挂物、排水系统、供电线路、防雷设施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建立隐患台账并及时整改。
2. 安全教育:将自然灾害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栏、安全课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3. 应急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针对不同灾害(如地震、火灾)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师生熟悉信号、路线和程序。
4. 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二)预警响应
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如台风蓝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地震预警)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1. 发布预警:通过校园广播、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向全体师生发布预警信息和注意事项。
2. 加强巡查:组织人员对校园进行再次巡查,关闭门窗,加固或移走易坠物。
3. 决定停课: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令或预警级别,适时做出停课或提前放学的决定,并通知到每一位师生和家长。
4. 应急值守:安排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
四、应急响应流程
灾害发生到灾后恢复的全过程应急响应程序:
1.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必须立即向教育主管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启动灾难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难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难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2.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3.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4.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岀救助申请。
五、灾后处置
1. 复课评估:灾害过后,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校舍安全、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恢复上课。
2. 环境消杀:组织力量对校园,特别是食堂、厕所、垃圾点等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防止传染病发生。
3. 心理干预: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对受灾师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
4. 损失评估与总结:全面统计、评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成书面报告上报主管部门。总结应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修订完善预案。
5. 保险理赔:协助受伤学生和受损家庭办理保险理赔事宜。
六安皋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