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传染病应急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大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3. 依法管理,科学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传染病实行科学防治,做到分类管理,责任到人。
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1. 成员组成:
组 长:张克玉 熊海平
副组长:徐永生
成 员: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办公室、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保安队长。
主要职责:
1. 全面领导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2. 根据疫情态势,决策是否采取停课、线上教学等重大措施。
3. 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信息。
(二)各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1. 疫情监测与报告组
组长:政教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校医
职责:
负责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校医和政教处。
校医负责初步诊断、隔离指导,并在规定时限内(如2小时内)向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报告。
2. 隔离消毒与后勤保障组
组长:总务主任
成员:后勤人员、保洁人员
职责:
设立并管理临时隔离观察室,配备必要防护用品。
负责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和预防性消毒;发生疫情后,进行终末消毒。
储备和管理应急物资(口罩、消毒剂、体温计、防护服等)。
3. 宣传教育与信息联络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成员:信息技术教师、文员
职责: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公众号等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
负责与家长沟通,发布官方信息,稳定师生、家长情绪。
负责舆情管理,杜绝不实信息传播。
4. 教学保障与心理疏导组
组长:教务主任
成员:心理健康教师、各教研组长
职责:
根据疫情发展,制定并组织实施线上教学方案,确保“停课不停学”。
对因疫情产生恐慌、焦虑的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三、预防与预警
(一)常态化预防措施
1. 落实“三检”制度:
晨午检:上课前和下午第一课前,由班主任执行“一看、二问、三摸、四量”,重点检查有无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
因病缺勤追踪:对请假学生,班主任需及时联系家长,问明病因。怀疑为传染病的,需记录并报告校医。
复课证明查验: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后,须持正规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经校医复核后方可回班上课。
2. 校园环境卫生:
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做好校园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尤其注意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
3. 健康教育:将传染病预防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二)预警响应
接到疾控部门关于某种传染病高发的预警通知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行动:
1. 提升防控等级,加强晨午检和缺勤追踪力度。
2. 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提醒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家庭防护。
3. 限制或停止大型聚集性活动。
四、应急处置流程
1. 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流感、水痘、风疹、流脑、麻疹、肝炎、严重皮肤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并取得医院康复证明后方能回校上课、上班。
2. 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 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4. 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 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 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 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相关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待疫情解除后,学校开始工作。
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 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五、善后与恢复
1. 应急响应终止:当最后一例病例经过最长潜伏期后无新病例发生,或由疾控中心宣布疫情结束,学校可终止应急响应。
2. 总结评估:对本次疫情处置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估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3. 恢复教学:彻底清扫和消毒校园后,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 责任追究:对在疫情预防和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安皋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