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双减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让孩子回归家庭。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现阶段,为了共同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请您配合做好以下内容。
一、理性消费
央视3?15晚会曝光校园周边问题后,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执法检查。我校也积极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商铺进行检查,持续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凝聚合力、履职尽责,更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做好监督、引导工作,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
首先,及时了解、引导。家长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晚会曝光的“抽奖”等相关资料,让孩子正确客观看待抽奖等消费活动,充分认识到盲目抽奖的危害性,让其识破这类骗局,避免盲目购买、过度消费。中学生辨别能力有限,加上“抽奖”“盲盒”等带来的惊喜感和不确定性,容易让孩子反复购买甚至上瘾。然而,沉迷“抽奖”或者购买“盲盒”等,可能会造成孩子购买超过所需的物品,不利于其正确消费观的形成。有的学生反复购买只为了抽到所谓的“大奖”,甚至有学生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抽“大奖”,带上了赌博的性质,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其次,教育孩子厉行节约、理性消费。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查看产品外观包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远离“五毛”小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购买文具、眼镜、书包等学习用品时,可以选择一些实用性高、质量好、价格优的商品;仔细查看有无环保等标识,对有特殊香味的文具用品要谨慎选择;根据需要适量购买,谨慎购买一些不适用、不需要的商品,以免造成闲置和浪费。
再者,家长需以身示范,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生活中家长要合理消费做表率,不乱花钱,让孩子体验金钱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能体谅父母平日辛勤忙碌挣钱不易。让孩子明白哪些钱可以花,哪些钱不可以花。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消费时,耐心解释和引导。引导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理财、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让孩子远离有不良消费观念的朋友,慎重交友。
二、关注手机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要求,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正确引导,做好手机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在校期间,家长有特殊情况需找学生(孩子),可以通过班主任手机或办公室电话联系(请记住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微信、**或办公室号码)。家长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加强沟通交流,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三、疫情防控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根据六安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从严从紧做好全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六教秘[2022]26号)要求,学校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效筑牢抗疫“防护墙”,全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现特向全体家长和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1.牢固树立防控意识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省多地市也相继发生疫情病例,再加上春季本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广大家长和学生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省市和学校的防疫要求,绝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2.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为了子女的健康,请您严格执行分类出行防控措施要求,非必要不外市,坚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不与中、高风险地区返(来)六安人员接触;确需出市的,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临近清明假期,希望各位家长文明祭扫,减少跨区域流动,提倡绿色环保,鼓励采用线上祭扫、云祭扫等方式。
3.做好个人防护
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途中、在校门口等候孩子时候,请您佩戴口罩,减少因聚集而被病毒传染的风险。要给孩子准备口罩,让他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佩戴,在校园内,提醒孩子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佩戴口罩。
在生活中养成勤洗手、一米线、用公筷、少聚集、多通风等良好习惯,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建议符合条件的家长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强针。
4.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每天坚持给孩子进行体温监测,如实报备身体状况。孩子在家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暂不到校,及时就医,并与班主任实时联系,如实汇报,待孩子康复后持医院证明方可返校。
四、情感关怀
疫情形势反反复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的孩子采取极端自伤行为,让人痛心。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恰恰处于自尊心、虚荣心最强的阶段。我们要了解孩子,关爱孩子,多沟通交流,掌握和接受青春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怀,因为心理不仅仅是孩子是否快乐,还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请家长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理性消费、远离手机诱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共同关心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再次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您的孩子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六安皋城中学政教处
2022年3月
请家长在回执签字,裁剪后由孩子交给班主任。
我已阅读以上内容,会积极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理性消费、远离手机,关心孩子心理发展,做到接送孩子时自己佩戴口罩同时督促孩子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家长签名: 学生姓名: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