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皓月闪烁,星光闪耀,我们即将迎来国庆小长假。谨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现就各位家长关心的安全和教育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安全无小事,防范不休息。
请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多一次提醒,多一份陪伴,一定能让孩子们多一点安全。
1.预防溺水
虽然已是深秋,但天气依旧炎热,预防溺水不可松懈。请您特别加强孩子结伴外出游玩的监管,坚持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活动内容,并经常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告知孩子,不在陌生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时,不要贸然下水相救,要通过呼救、拨打110、119报警电话等方式求救,切实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的避险、自救能力,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防疫安全
当前,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峻,防控任务紧迫繁重。按照六指办[2021]108号文件要求,建议广大市民近期非必要不离市。近期安徽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居民:出行前,要尽量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谨慎、合理安排出行。建议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尽量选择省内出行旅游线路。前往低风险地区时,提前做好规划、错峰出行,并注意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请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假期的出行和疫情防控工作,时刻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家长要注意孩子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做好房间的空气流通和孩子的个人卫生。
3.居家安全
家长应提醒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居家安全教育。要时刻提醒和教育孩子加强自我教育,积极预防用火、用电、用煤气事故,做到不玩火,注意生活用电、用煤气的安全。用火、用电、用煤气要保证在安全条件下规范使用,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电话119报警,未成年人不得参与扑救火灾。
4.交通安全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请您用实际行动对孩子言传身教,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遵守交通法规要从点滴做起。孩子外出玩耍前,请家长做好出行前的安全提醒和监督。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骑自行车上路行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学生不搭乘“三无”车辆,不乘坐超载、车况不好、酒驾车辆;不乘坐未注册登记的机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报废车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请家长们做好监管工作,切忌抱有侥幸心理。
5.加强对网络和手机的管理
为保护孩子视力,防止其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孩子专心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请您将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及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疏堵”结合,引导孩子限时、安全、理性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用过激行为解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6.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主动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请您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沟通,帮助孩子调适心理,及时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能把孩子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以及需要班主任、授课教师注意的有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以此引起班主任及授课教师的注意,同时还可协助做好引导工作。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适时参加体育锻炼,多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发展,促进孩子心智全面发展。
二、及时了解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和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如下特点:
首先,学习课程增多。进入初一后,要学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美术、音乐、微机等共十一门课程,虽然每一门课程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其次,学习节奏加快。课程的增加,必然导致每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减少,因而教学的节奏会比小学快,因而需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及时地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第三,学习要求提高。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难度也在逐步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不再仅仅停留于知识方法应用的层面,还对学生的相应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听懂,还要多尝试按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去分析有关问题,以此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面对这些变化,少数初一的新同学如果一时无法适应,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或者错误的认为初中课程比较轻松,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造成成绩下滑,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埋下隐患。作为家长,也要消除一切依赖老师的念头。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离开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会大打折扣。
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今天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可持续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针对有些孩子学习磨蹭,时间利用率低,家长就可以在了解孩子每天作业完成所需要的大致时间的基础上,让孩子自主做好学习计划,拟定作业大致需要完成的时间,如此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2.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练习是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做作业时,脱离了课本,凭自己的感觉在做作业,或者一遇到不会做的就想问家长、翻看答案,这样或错误率较高,或易养成依赖习惯,达不到巩固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作业之前,先认真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再去查阅课本或者笔记,认真思考,如仍然不会做,再寻求帮助。
3.坚持朗读的习惯。对于语言学科,朗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不但能够有效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词汇积累和运用的能力。除了早自习,孩子在家也可以安排适当时间进行朗读。朗读时,对于重要段落、词汇等还要有意识地记忆。
4.追求规范的习惯。许多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源于学习态度与方法。有些孩子的学习满足于“懂”,对知识的掌握因粗枝大叶而漏洞较多,平时答题也够规范,考试中偶然性失误就会增大(这也是有的孩子所说粗心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教师要抓,家长也要配合。可以通过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是不是认真,是不是整洁,要求孩子做到“懂的要会,会的要对”,以此培养孩子思维的严谨性,为今后取得优良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四、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是一种行为,是孩子众多行为的一种。”只有生活行为的规范,才会促进学习行为的规范,即学习态度端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上更是如此,为此作以下提醒:
1.严格要求。没有目标要求,就没有教育,但必须“严”而有“格”:一要合理,对孩子的要求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二要适当,对孩子提出的期望目标,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三要明确,即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要明确;四要督促,要求一经提出,要经常督促,检查,不让孩子在一些问题上抱有侥幸心理;五要平等,即注意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作平等交流,以了解孩子对许多问题的真实想法,对孩子不粗暴、不冷漠,创设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六要统一,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求要统一,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在对孩子存在问题处理上,父母双方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唱反调。
2.以身作则。父母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同时,温暖健康、稳定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不仅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且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团结友爱、真诚互助的有效教育情境。
3.关注孩子人际交往。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减少与外校同学联系,防止不良习惯爱好传播。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对于正确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还不够强的初中学生来说,交际面过广,容易沾染不良习惯,从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4.掌握孩子的作息时间。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常利用上学放学机会,打时间差,在外玩。这样,时间久了,容易使他们沾染上不良习惯,从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家长,要把握孩子从家到校所需要的时间,掌控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如果孩子经常性地上学偏早或到家较迟,一方面向孩子问清情况,同时要注意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和班主任以及各科老师的交流,包括当面交流、书面交流、电话微信交流等。通过交流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从而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也期望您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进取意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周末在家的学习活动时间。
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更离不开您的指导、教育和督促,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给孩子的初中生活开启一道成功之门!
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初一年级部
2021年9月30日


家长留言:
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十一假期”作业
语文作业:
1.国庆假期作业一份。
2.以“童心向党,心系祖国”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要求:①围绕主题,精选素材,彰显国庆节文化意味。
②统一使用A3硬卡纸。
3.阅读《朝花夕拾》。
数学作业:
1.假期作业卷(一)(1.1-1.5重点知识点梳理+题组归纳)
2.假期作业卷(二)( 1.1-1.5综合模拟)(答案6号发)
3.复习课微课视频(范围1.1-1.5),计划3号推送。
英语作业:
1.学英语报纸一张。
2.听读背诵Unit1和Unit2单词,并背诵书本P5 2b课文。
3.每两天练字一张。
4.设计一张英语字母手抄报(统一使用A3硬卡纸)。
道德与法治作业:
国庆假期作业一份。
历史作业:
1.创新作业本中附的第一单元测试卷。
2.基础知识练习一。
地理作业:
1.复习已学的知识,研读基础训练做错的题目。 2.观看纪录片《地球脉动》。
生物作业:
1.复习已学内容,完成《基础训练》P6“章末复习练”。
2.观看纪录片《生命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