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传真通知公告

    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体育局)转发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的通知

    浏览次数:1259   发布时间:2020-04-02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属各单位:

    现将《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的通知》(皖教秘〔2020〕99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对照《指南》内容,统筹做好学生返校前和返校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生返校前。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方案制度、继续做好校园防控工作、持续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精心做好返校后教育教学及食堂供餐准备等工作,尤其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防控准备工作,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校。各地各校接此通知后,要立即通知在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所有返回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凡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在返校前14天向学校及社区申报,并自觉居家隔离观察。对仍在武汉等重点疫区和境外的人员,可以暂缓返回学校所在地,根据我市疫情防控规定,“一人一案”,再确定具体返校时间。

    二、学生返校后。要按照省、市开学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对照《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教育部编写)、《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及《六安市疫情防控开学工作实用手册》等,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加强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全市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附件: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的通知

     

     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体育局)

    2020年3月25日

    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四)

    一、返校前

    (一)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制度

    1.学校制定教职员工(含校内相关服务企业员工,下同)和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在返校时间确定两日内上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经实地验收合格,且在学生返校前进行反复推演后,方可组织实施。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返校工作方案没有通过审核推演不开学。

    2.根据《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结合实际制定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3.建立并完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宣传和健康教育制度、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具体责任人。

    (二)继续做好校园防控工作

    1.建立学校与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街道社区等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不断健全防控措施和疫情处置机制,加强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构筑学校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2.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做好进出通道的管控,凡经允许进入校园的教职员工和其他工作人员进校时必须严格落实查验身份、体温检测、入校信息登记等流程,落实手卫生措施后再进入办公场所或工作场地,严禁任何人带病进入校园。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3.健全学校、班级、家庭协同防控工作联系网络,专人负责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档案,坚持一人一表、动态管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在学生返校前,严禁组织线下学生聚集性教育教学活动。

    (三)持续发挥线上教育教学作用

    1.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及《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通信管理局 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有序、有效地开展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管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学习指导。“一人一策”,落实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

    3.深入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指导,规范教学行为,关注教学实效,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和作业量,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4.进一步密切家校沟通协作,充分考虑家长陆续复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线上学习指导服务工作。

    (四)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防控准备工作

    1.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做好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返校前至少准备可供两周使用的防控物资,并保障持续配备。

    2.制定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使用等过程规范有序,做到科学使用、专物专用。

    3.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返校后须保障教职员工及学生佩戴口罩,按每人每天2个计算。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准备口罩等物资。

    4.在相对独立、封闭的场所设置隔离室,并与教学场所、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安全距离。按标准完成隔离室防疫物资配备及环境消毒。明确隔离办法、要求,落实与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联络人及联络方式,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5.根据学生人数合理设置好入校通道和体温检测方式,保证学生能有序、分散、快速进入校园。确保体温检测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做好登记反馈工作。

    6.细化错峰入校离校、课间分区域分散活动、分时分散就餐等避免人员聚集的有关措施。根据学校校舍条件和学生实际,采取合适的方式,适度扩大教室、食堂的空间,减少学生聚集人数次数。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早晚自习管理和学生宿舍管理措施。

    7.完成校园环境整治和安全排查,对教室、办公室、公共教育教学馆室、食堂、宿舍、厕所、电梯、楼梯和扶手、浴室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检查校园供水设施设备,尤其要高度重视洗手设施的修缮和完备。严格做好危险化学实验品的管理。

    8.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师生员工个人防护手册》发送给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线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要求学生一律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评比、竞赛和表演等活动。

    9.返校前对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包含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全员培训,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所有人员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五)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校

    1.动态管理教职员工和学生“一人一表”健康档案,落实健康信息日报制度。对照《安徽省学生和教职员工新冠肺炎风险人群判定标准》,确定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状况等级。根据健康状况确定返校人员名单,杜绝任何人员带病返校。

    2.本指南下发之日起,通知在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所有返回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凡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在返校前14天向学校及社区申报,并自觉居家隔离观察。对仍在武汉等重点疫区和境外的人员,可以暂缓返回学校所在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一人一案”,再确定具体返校时间。

    3.实行教职员工分批返校返岗,要求教职员工采用合理的方式返校并做好个人防护。对返校返岗教职员工妥善安排相应工作,纳入学校防控日常管理。

    4.返校时间确定后,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有序安排学生返校,提倡采用网上报到方式,减少学生聚集频次。

    5.通过校园网、公众号、微信、短信、电话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发布返校通知、返校途中防护及入校防护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学校相关工作安排及防控要求。学生没有经过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六)做好返校后教育教学准备

    1.总结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见,全面了解线上教学进度和效果。

    2.对全体学生线上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研制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3.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时补缺补差,并制定学习困难学生学业帮扶指导计划。

    (七)做好食堂供餐准备工作

    1.成立食堂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科学制定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在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配餐单位的全面检查、全面清洁消毒和全体人员的健康卫生安全培训。

    3.严格各项索证索票制度,保障食堂食品、原料及物资安全供应。

    4.专人负责员工返校返岗前的准备工作,返校员工需严格落实健康状况查验,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方可返校返岗。

    5.彻底清查库存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发现有超过保质期、未按保存条件贮存或出现霉烂、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的,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处理。同时对食堂冷藏冷冻、供水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食堂用水安全和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卫生及安全要求。 

    6.完成食堂卫生清扫与消毒,按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完成炊具、餐具、餐桌椅和就餐场所的全面消毒。

    7.根据就餐人数和食堂规模,制定分时、分区、分批错峰就餐方案,实行人数限流、分散就餐。 

    二、返校后

    (一)落实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安徽省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逐条落实防控措施。

    2.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公务需入校的,须提前联系学校并获批准后,由学校按照健康标准确定入校人员名单;要严格执行入校时查验身份、体温检测、入校信息登记等流程,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由接待人员陪同到指定场所,并落实手卫生措施,避免人员之间手部接触。

    3.密切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等,确保防控工作无疏漏。安排专人每日负责健康信息统计和汇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通知家长上学前测量学生的体温,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律不得上学,并要及时告知班主任。

    4.按照《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师生员工个人防护手册》要求,指导督促教职员工和学生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和楼梯护栏,使用体育器材、教学设备、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外出归来,以及接触污染物品后,均要及时洗手。

    5.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学校重点场所防控按照《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执行。各类教学、生活及工作场所每日不少于三次定时通风换气,对?1园。提醒家长做好个人防护。

    6.学校体育场馆、学校少年宫等活动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1.注意控制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物理空间中的分布密度,坚持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减少校内走班教学频次和示范课观摩活动。严禁安排学生在密闭的环境下学习和活动。学生课后辅导可继续采用线上辅导方式,减少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办公区或教室滞留时间。

    2.不组织聚集度高的体育、文化、艺术等活动,暂停如升旗、跑操等教职员工和学生聚集性活动,升旗仪式等活动以视频、广播等形式开展。暂停组织学生研学游、社会实践活动。

    3.减少校内聚集性教研活动及各类会议,小范围、人员密度小的教研活动应在通风空间内开展,并佩戴口罩;大规模、人员聚集的,一律以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开展。

    4.暂停校际交流和对外教学等聚集性活动。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开展的,须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属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严格遵守相关卫生防控要求,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且要缩短活动时间,并控制参与人数。

    5.停止举办任何进校园的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四)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行为规范、过程规范。

    2.上好“返校第一课”,认真组织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教育、战“疫”专题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做好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串讲复习、查缺补漏,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落实精准帮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学业辅导和心理帮扶;对因故没有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一人一案”,实施差异化辅导,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

    5.加强高三初三毕业年级指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序安排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复习效率。加强考试升学有关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宣传解读工作,有效缓解学生和家长焦虑情绪。

    6.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教职员工和学生尽快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7.对学生返校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防止因疫情影响造成新的辍学。按照辍学工作台账,认真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加强对劝返复学学生的教育关爱和帮扶指导,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反复。

    8.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掌握正确、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做好春季传染病家庭防控卫生措施、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推进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