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作品展示

    爱,不需要理由(少年文学院  郭蕊)

    浏览次数:1866   发布时间:2018-11-25

     爱,不需要理由

    □八(18)班 郭蕊

    **图片20181125203819.jpg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人们都说母爱无处不在。我们生病时,母亲的爱是拿焦灼的目光;我们成功时,母亲的爱是幸福的泪水;我们遇到挫折时,母亲的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而父亲呢?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嘞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容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父亲为孩子付出叫永不言悔,永不叫累。父母为孩子付出爱,孩子向父母索取爱,一种是付出,另一种则是“索取”。同样是爱,差的就是那一点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从父母原谅的背影中,我们学会了宽容;从父母身在长辈的行动中,我们学会了孝顺;同父母温柔的目光中,我们体会到了爱,学会了爱别人……

        回想,曾经我们那些年,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中: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做好的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烧饭做菜的是父母;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说“菜咸了”的是儿女;那个哪怕吃一点儿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那个记不住家人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朋友聚会的人是儿女;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一点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那个受了一点委屈,就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安慰的是儿女;那个把苦埋在心里,生怕让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家人的是父母。那个总喜欢将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诸行动的人是儿女,那个从不把爱字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每块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爱,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或许,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父母总是一只超载的轮船,任凭风吹雨打,经历千辛万苦也心甘情愿,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却很少像父母爱我们一样去爱父母,去给予,去付出,很多时候我们只会考虑到自己,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可是,十四年的光阴飞逝,懵懂的我们已经长大。或许父母如同你心中所想的那样:不如别人的父母无私伟大、高尚质朴,毕竟这样的词汇又有多少为父母能承担并实现呢?上天给了他们父母的称号。并不是要求父母无时无刻都要坚强、伟大、无怨无悔;所以,你无权要求父母,无限制地为你付出,却没有你应该给予的回报。可能一一回报是太过于苛刻,啊你仔细想一想。父母所要求的一些回报其实是多么微不足道。却为了这样卑微的索取,觉得自己的父母没有书中所写的那样无私伟大。那么,请仔细想想,真正自私的那个人又究竟是谁呢?

        多少年来,我像一只飞上高空的风筝,早已习惯了空气的托举和风的推动,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心口处,还系着一根长而韧的细线,忘却了我的每一次转向,每一一次奋飞,都离不开远方的放飞处,那只牵引、导航、迎送的手。如今,我更要抓了那只手,不放开,并引领着前行。